台灣手機品牌也將有摺疊機?HTC摺疊螢幕專利曝光

繼三星、華為與Motorola後,HTC也傳出將有摺疊手機。外媒報導,HTC向美國遞交的摺疊螢幕專利申請近期通過審核,採上下摺疊式,但主螢幕在外,待正式推出後,將成為首款台灣品牌摺疊機。

荷蘭科技網站《LetsGoDigital》報導,HTC長期以來一直將重心放在VR市場,如今在智慧手機部分終於有所動作。HTC前任執行長Yves Maitr曾表示,公司希望到了2025年,智慧手機部門能再度賺錢,根據國內推動5G網路的速度,這項目標可能會更快達成。

不過,5G並不是智慧手機目前唯一的主要發展方向,另一個選擇是摺疊螢幕,以三星為首的多家手機製造商已經陸續推出摺疊手機。

荷媒指出,2019年初HTC向美國專利及商標局提出一項專利申請,如今已通過審核,公布在世界知識產權局(WIPO)的資料庫中。

根據資料,HTC的摺疊螢幕採用上下垂直摺疊式,和三星的Galaxy Z Filp及Motorola的RAZR原理相同,但有兩點差異,一是主螢幕在外側,沒有副螢幕;一是手機中間凹摺處的兩端各有一個支撐零件,避免螢幕在多次摺疊後起皺摺。

和市場上現有的摺疊機相比,這確實是很新的設計,不過仍有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例如能摺疊的軟性螢幕朝外是否容易導致刮傷?把手機從口袋中拿出時,兩側的支撐零件是否容易被卡住?零件與螢幕之間是否容易積灰?

荷媒分析,從專利文件來看,這款摺疊手機的開發仍處於早期階段,因為重點放在能讓螢幕摺疊的鉸鏈上,而非手機本身,因此可能還未考慮到相機鏡頭、按鈕和內部連結要如何擺放,故實際推出的成品可能還會有變化。




熱門

小編推介

日本是防疫敗戰國 台灣怎樣才不會淪為日本第二?

台灣疫情也開始緊張了,開始出現社區感染,雖然人數還不是那麼多,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大多找到感染源等,但是今年開始在各國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大多是變種的,如日本也已超過9成,重症化速度加倍,措手不及,才會造成日本近日每天死100多人,大阪13日還死了55人等,死亡率超過印度,甚至死亡人數算不清楚,或如人口195萬的札幌市13日確診超過500人,處處醫療崩潰,而且年輕人相繼重症化、死亡,日本是戴口罩、消毒或是社交距離的維持絕不輸給台灣的公衛大國,顯然是疫情不斷大爆發中的防疫敗戰國,台灣怎樣才不會淪為日本第二? 日本人戴口罩及消毒不輸台灣,卻成防疫敗戰國,台灣不能掉以輕心。 圖:劉黎兒攝影 台灣雖然一年多來是國際防疫模範生,一直生活在安心幸福的平行時空裡,但病毒以及疫情這一年多來,病毒已經發生很多變化,台灣這一波的病毒不會也跟著駐足忘時的,而是與時俱進的強力的變種病毒的可能性很高,此外無症狀帶原者非常多,也因此必須有許多重要精準的對策,否則即現在有使有相當充分新冠醫療能源的台灣.也很快會被人數幾何的成長耗盡的!應該記取日本的教訓,才會下場跟日本一樣慘。 許多專家如北醫胸腔科中心主任周百謙指出台灣或許在3、4月已經潛在性社區感染,台灣社會原本也還有些難以掌控對象如外籍勞動者、偷渡客等等,也才會入境台灣時雖持陰性證明以及隔離,但在台灣逗留後返回自己的國度時,卻測出有陽姓等;或是台灣雖然勤戴口罩,但戴法有問題,或公共環境沒有多加注意,也未掌握無症狀帶原者等,或是因為PCR採檢的確認與公布需要48小時等等,許多台灣至今不需要好好面對的問題,如果不正視的話,一下就可能導致台灣醫療崩盤的。 日本疫情這麼慘,主要都是因為從去年起,自民黨政權期待習近平來訪以及貪圖陸客,到去年3月9日為止放任2百多萬陸客進入日本大舉散播傳染,其後又不斷為了東奧,至今東京等還靠少篩以及不計住進加護病房的重症者人數來壓低確診人數以及重症者人數,即使如此,人不斷死亡,是掩蓋不住的,日本在5月上旬確診人數又再度躍升到7千人,重症者人數每天不斷更新,大阪等地重症者人數一直超過重症者病床,或如京都也有20幾歲的男性重症卻在家無法呼吸而告死亡。 從日本失敗慘狀以及許多專家的反省與批判,可以歸納出台灣今後也必須慎防以及加強的: 1.必須擴大PCR檢測能力及加速確認能力,至少多採用PCR以外的採檢方式,例如針對新冠病毒的「抗原」與「抗體」檢測的試劑來快篩,早點檢查出無症狀帶原者,一小時就得出結果,需不需要進一步PCR檢測,屆時主治醫師再來判斷,至少可以讓這些帶原者不再繼續去傳染他人。 日本共產黨從去年就一直主張增加PCR檢查,才能安心,政黨支持率也因此大為提高 圖:劉黎兒攝影 日本日本最高新冠對應組織的政府分科會(新冠病毒感染病對策分科會)會長尾身茂5月7日才在菅義偉的記者會裡呼籲要多加利用廉價又快速的抗原檢查來防止變形病毒不斷擴散!但大家都覺得這呼籲來得太慢了,大阪現在亡羊補牢,也拼命用抗原檢查來快篩,以防許多人不自覺在擴散傳染。 台灣現在PCR檢測價格高達3000-6000元,而且台灣PCR採檢能量也就不過1天1萬人,也因此許多主治醫師不會積極建議作採檢,像是基隆女性確診前已經到醫院看病5次了,直到相當惡化後才採檢;而且採檢後需要48小時後才由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在這期間就可能會導致傳染的擴大。 2.台灣除了應善用抗原檢查外,為了面對未來開國的需要,也必須提高PCR檢測能力,尤其邊境如果自己不普篩的話,很難防堵各種劇毒的變種病毒的流入!原本病毒數較少的島國採取疫調方式防疫是OK的,台灣至今也因此成功,但因為無症狀或輕症帶原者大增,廣篩還是必須的,尤其對入境者應篩檢,不能只靠隔離或各自提出的PCR證明。 PCR檢測能量是越培養越高的,現在PCR檢測的方法、機器以及費用也跟一年前大不同了,日本有理化研等開發的PCR檢測,只需1980日圓,也跟一年前很不相同了。 3.及早廣篩才能阻斷傳染,防止醫療崩潰,如果快篩出無症狀或輕症帶原者,是否真的需要隔離,或許普通負壓病房就OK,不需佔用隔離負壓病房等,否則再多床的隔離負壓病房一下就滿床了,而事實上卻有許多帶原者在外面趴趴走!快速篩檢也可防止普通肺炎者佔用負壓病房。 4.日本很大的失敗是即使確診,卻放任居家自主隔離,或是境外客入境後在機場附近旅館隔離等,並未真正嚴格管理,這些隔離都可以隨意出門吃飯等,雖然對入境者有APP管理,但對於擅自外出或關機等,都僅以電子信函警告而已,一天發出300多封警告函給入境者,其他居家自主隔離者人數更多,完全失控!也因此許多傳染是如此散播出去的。 5.死亡人數增加的原因是重症速度加倍,各地都措手不及,重症化後如果沒有獲得重症者對待,如套上人工呼吸器或接上葉克膜等,很容易就死亡,發生在關西地區的就是如此,而且年輕人重症化比例很高,超乎想像,至今都覺得高齡者較危險,年輕病患很容易遭忽視,因此20幾歲、30幾歲都出現居家待機中死亡的例子。 6.日本新冠對應病床不足,製造醫療崩潰惡性循環;像大阪等關西地區至今還有1萬7千人確診卻無法住進醫院,一直在待機中,無法得到治療,也有許多人因此從中症轉為重症而告死亡;病床數確保或是療養飯店等確保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7.日本從去年起因為各處醫院或高齡者設施處處發生院內感染,死亡人數驚人,死亡半數是此類感染造成的;也因此不斷加強管制如全面謝絕探望以及定期PCR檢測,但也還是會發生院內感染,很多是設施工作人員從外部帶入的。 現在大部分醫院都另外在院外停車場或能分流的病棟設立「發燒門診(發熱外來)」以防造成院內感染,這是連普通小診所都如此,若無法分隔,就只好一開始就拒絕發燒病患,但也造成許多求醫不得其門而入的悲劇。 8.日本防疫慘敗的一大原因是疫情嚴重卻還慢吞吞打疫苗;雖然台灣至今其實是無須打疫苗的安全國度,也不必著急,不必去打未必安全、未必有效的中國疫苗等,但如果要開國,或是國人要出國,因為國際逐漸採取疫苗護照方式,也只好打疫苗;現在安全的疫苗入手逐漸會比較容易,政府也只好多加費心費力,才不至於因為隨時可能出現的社區感染而提心吊膽。 日本所謂「口罩聚餐」是在餐廳也隨時要戴口罩   圖:劉黎兒攝影

一塊蛋糕怎麽7人均分? 推主提供「超簡單步驟」網直呼:真是天才

慶生怎麼能少了蛋糕?生日聚餐時蛋糕要怎麼分,是一個大學問!日本有一位推主@mutoudegowasu分享了一個切蛋糕的小訣竅,只要準備一張紙,就能輕鬆將蛋糕分成7等份。使用這樣的方法,每一個人都能吃到蛋糕,再也不用糾結怎麼切啦。           ▼準備一張「不太軟也不太硬的紙」,如果現場有7個人要吃蛋糕,就把紙張對摺3次。       ▼攤開紙張能看到7個摺痕,分成均勻的8個長方形。只要將紙張圍成圈,把兩邊的長方形重疊,就能得到一個正七邊形。               ▼蠟燭一般插在蛋糕正中央,以蠟燭為中心,將紙張輕壓在蛋糕上,在蛋糕上留下微微的痕跡。   ▼根據蛋糕上的壓痕,每個頂點為分隔切開,就有7片蛋糕啦。   推主為了讓大家能看懂切蛋糕的方法,特別用圖畫的方式呈現出來,切蛋糕的過程一目了然。網友們看到後直呼:「我怎麼沒想過」、「下次一定要試試」、「邏輯也太好」。下一次慶祝生日均分蛋糕時,可以試試這種簡單又有趣的方法,這樣所有人都能吃到一樣大小的蛋糕,慶生宴的氣氛會更好!  

為什麼「BL」這麼紅? 日分析「男男戀愛劇」高收視率6大成因:男孩子間的愛情更有吸引力

最近BL日劇作品非常火紅,從《大叔之愛》開始,越來越多人對這一題材產生好奇、逐漸接受,最後甚至變得很喜愛。「BL」這個詞源自日本,是英文「Boy’s Love」(男孩的愛)的簡稱,泛指所有描寫男人間戀愛的創作。那些喜愛BL作品的女生則被稱為「腐女」。最近赤楚衛二和町田啟太主演的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人氣超高,這就能看出BL作品的魅力啦~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女生們會喜歡看男孩子之間的愛情故事?日本網站「BELCY」簡單分析了愛看BL的心理,總結出6大原因。快來看看有沒有說中你的內心吧。       ▼1.禁忌之戀的吸引力:人們總是會被非主流的東西吸引,越是不被允許的事就越好奇。很多BL故事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橋段呈現出來,讓人可以沈浸在這種美好想像中。愛情故事越坎坷就越精彩,男孩子之間的愛情天生不被社會所容許,人類本能上都會憧憬這種不平凡的愛情。       ▼2.妄想帶來滿足感:BL作品並非完全脫離實際,主角之間經常會套用現實中常見的設定,比如同學、師生、青梅竹馬等等。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男生之間的互動,就能想起作品中的場景,更容易帶入想像。這種想像能夠帶來滿足感,其實大多數腦補的情節在現實中很少會發生,想像中的世界更加美好,還能給人帶來特別的滿足,畢竟夢裡什麼都有,才是最幸福的嘛~   ▼3.一次就能大飽眼福:BL作品中的主角大多英俊帥氣,顏值非常高。而且BL作品的觀眾大多是女生,選角、外貌、角色設計都會根據女生們的喜好而設計。看美男談戀愛不僅養眼,還能帶來精神上的愉快。           ▼4.想成為旁觀者:看男女談戀愛的劇集,女生們可能會將自己帶入,不喜歡劇中的男主角,或是對女主角感到憤怒、產生嫉妒感等。BL作品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兩個主角都是帥氣又可愛的男孩子,觀眾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享受劇情的發展,在安全距離中獲得快樂。       ▼5.男孩子之間的愛情更讓人心動:男女戀愛故事多多少少都會反映出傳統社會的刻板印象,導致劇情比較俗套,觀眾也會覺得無聊。BL作品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在這些劇集中,女生主要擔任配角(或反派XD),不再被一男一女的框架限制,反而讓人覺得很驚喜。   ▼6.沒有特別原因:除了上面這些原因,還有一些女生喜歡BL作品沒有絕對的理由。有時候喜歡是沒有原因的,不管什麼形式的戀愛都不需要解釋,也不一定非要說出理由。   男孩子之間的純愛故事令不少女生著迷。各位女孩們,上面這些分析有說中妳的內心嗎?

根本不用豪華機票!男子揚帆「265天環遊世界」 自己找方向:連手機都沒帶

很多人都有環遊世界的夢想,但真正能夠實踐、敢於行動的人卻很少。加拿大62歲男子Bert terHart一直有一個航海夢。從2019年10月底開始,Bert獨自駕駛13公尺長的帆船「Seaburban」出海,花費265天終於實現夢想,成功返航~           ▼Bert獨自在海洋上遨遊,他是世界上第8個不靠電子導航設備完成環球之旅的人,也是北美第一人。Bert帶著六分儀和紙筆出海,曾經遇到惡劣的天氣,經歷過酷熱和寒冷的氣候,甚至帆船還出現過機械故障,但他一一克服了這些考驗。                   ▼2019年10月27日,Bert從加拿大維多利亞(Victoria)出發,帶了足夠支撐9個月的生活物資。11月時他暫時在舊金山停靠,今年1月又停靠在史坦利港。這是他短暫跟人接觸的幾次機會。       ▼Bert通過古法環遊世界,他沒有現代導航工具,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膽識與自然知識。他靠觀察星象、洋流等等航海,雖然不能完全還原以前船員們的航海方式,但已經是一項創舉了。       ▼Bert在父親的影響下愛上航海,他和妻子育有4個孩子。在海上航行期間,他只能靠衛星電話與家人聯絡,偶爾也會透過衛星傳送電郵。雖然他一個人在海上漂泊,但並不覺得孤單,他說:「我們很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認真思考我們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航海期間,Bert唯一的夥伴是一隻叫「Mr. Salty」的海豹玩偶。   ▼今年7月18日,Bert終於回到加拿大,親人們都來迎接他。他說:「我花265天環遊世界,這段旅途一眨眼就過去了,好像我昨天才離開一樣,現在就回來了。」           Bert現在覺得很不真實,他還沒有完全適應陸地上的生活,就像環遊世界之旅沒有發生過一樣。不過這段旅途會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是他能夠回味一生的大冒險~

不是照片也能那麼好吃! 日廚師32年「插畫美食地圖」超逼真:吉野家丼飯根本神還原

外出吃大餐時,現代人都習慣拿出手機隨手拍一下,將照片po到社群網站上。但日本退休廚師小林一緒(Itsuo Kobayashi)卻不一樣。他32年前進入餐飲業後,每次吃到美味的料理都會用畫筆描繪出來。現在他已經積累了1000多張美食插圖了~           ▼小林一緒年輕時曾是蕎麥麵餐館的廚師,因為本身從事餐飲業,所以他每次看到色香味俱全的料理,都會仔細觀察,並透過手繪的方式描繪下來。只要他覺得好吃的料理,都會馬上拿起鋼筆或色鉛筆繪製插圖,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品嚐心得。       ▼小林一緒的插圖非常細膩,不僅外型、顏色神還原,連口感都會紀錄下來。拉麵、豬排飯、天婦羅、鰻魚飯…都被他收錄在美食插畫中。翻開他的插畫集,就像一本神秘、古樸的美食筆記。       ▼小林一緒畫過很多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餐點,比如生魚片:       ▼炒飯:       ▼吉野家牛丼:       ▼蝦子丼飯:   ▼小林一緒的美食筆記中有很多日式和中式料理。繪製這些插畫的過程中,他不僅是在磨練畫功,還在思考這些食物如此美味的秘訣。他會將這些經驗運用在自己的料理中,給顧客帶來更好的用餐體驗。       ▼美食筆記中不僅有料理插畫,還有簡單的文字,詳細描繪著餐點的味道、口感、食材、價格、份量等等。每次翻開這本筆記,都像進入了美食的天堂。   ▼小林一緒還很喜歡蒐集廣告傳單,他會在傳單中融入自己的畫作。翻開筆記本,一個個立體折疊的美食都會跳出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小林一緒堅持畫了32年了,已經累積了好多本美食筆記。在大家都用手機拍美照的年代,他還堅持用手繪,用這種原始又溫暖的方式來記錄美食。對現代人來說,這些畫作可能不如網美照那麼浪漫,卻讓人感覺更有溫度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