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用馬鈴薯發電來玩《毀滅戰士》,實驗者留下了嚴重心靈陰影

無公害的毀滅戰士

雖然沒有任何明文規定,但《毀滅戰士》的鐵粉彷彿都有一個終極的使命,那就是讓這款傑作在一切通電的設備上運行。

在無數技術宅的努力下,無數電子產品變成了《毀滅戰士》專用機,冰箱、微波爐、相機、跑步機,甚至是驗O棒,任何你以為物理上不可能、性能上行不通的設備最終都被《毀滅戰士》所征服。

它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性能低下不是無法運行《毀滅戰士》的藉口」。

而說到性能低下,人們常常用馬鈴薯來形容電子產品的綠色無公害,馬鈴薯伺服器、馬鈴薯相機是人們能想到對這些設備的最爛修飾。

「什麼都帶不動」的馬鈴薯和「在什麼設備上都可以運行」的《毀滅戰士》,簡直是天作之合,網友Equalo就進行了一次矛與盾的對決,挑戰用馬鈴薯來驅動《毀滅戰士》 。

人類終於玩上了用土豆驅動的《毀滅戰士》

馬鈴薯之所以可能驅動《毀滅戰士》,因為它可以像一些水果一樣組成簡單的電池,將兩種不同活性的金屬插入馬鈴薯並用導線連接,就構成了一個基本的原電池。

但馬鈴薯電池產生的電壓很低,一個馬鈴薯大概能提供0.9伏特的電壓,關鍵是電流輸出非常微弱,幾乎測不出來。

所以如果想讓馬鈴薯電池驅動《毀滅戰士》就必須選擇一個額定電流較低的設備。

Equalo選擇了「樹莓派zero (Raspberry Pi Zero)」,理論上它只需要100-120mA的電流就可以運行。

他首先通過編程讓《毀滅戰士》可以在樹莓派上運行,這是相對簡單的一步。

加下來他要想辦法用馬鈴薯幫樹莓派供電,理論上只要有夠多的馬鈴薯就可以實現,但實際操作中,Equalo需要想出一些方法盡量縮減馬鈴薯電池的規模。

之前有以色列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馬鈴薯煮熟可以降低其內阻,產生10倍於生馬鈴薯的電能。

於是Equalo也把馬鈴薯煮熟,然後分切成小塊,再將小塊馬鈴薯串聯成組得到更大的電壓,然後再將多個馬鈴薯組並聯獲得更大的電流。

經過計算,Equalo他發現一個馬鈴薯組大約能夠產生1mA的電流,理論上他需要770小塊馬鈴薯才能產生足夠的電能,這絕不是一個小工程。

於是他買了100磅的馬鈴薯,將它們全部煮熟並分切,單是這個過程就花了他整整一天。

第二天他才正式開始組裝馬鈴薯電池,還專門找來了朋友和妻子一起幫忙,花了兩天時間才將770塊馬鈴薯矩陣連接完畢。

然而當他將馬鈴薯連接到樹莓派上時,主機並沒有反應,電視機也沒有訊號接入,儀器顯示馬鈴薯電池的電流為80mA左右,不足夠讓主機板啟動。

這個結果讓Equalo很失落,他不想繼續增加馬鈴薯的數量了,第四天他下班回到家又用萬用表測試了電池的電能,發現此時的電流居然達到了120mA,比之前多了不少。

Equalo也無法解釋其中的原理,可能是馬鈴薯內部產生的一些生物反應,會隨著時間推移影響電池的性能。

但不論因為什麼,馬鈴薯的電能達到了預期的指標,於是Equalo又嘗試啟動樹莓派,但結果仍然沒有反應。

此時屋子裡的馬鈴薯已經逐漸變質,房間裡充滿了實驗的氣(臭)息(味)。

身心俱疲的他陷入了絕望,他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大的電流才能讓主機板啟動,而屋子裡已經讓人待不住了。

但這次試驗花了Equalo約1個月的時間去準備,還有5天的辛苦組裝,他不想就此放棄。

他想到可以用更加低端的設備嘗試一下,比如TI圖形計算機,使用普通的電池驅動,只需要15-30mA的電流,這是他最後的希望了。

於是他在計算機上安裝了《毀滅戰士》,然後把馬鈴薯接在了計算機上。

這次計算機成功的打開了,並且順利的運行了遊戲。雖然結果沒有Equalo當初計劃得那樣好,但也是首次有人成功用馬鈴薯驅動了《毀滅戰士》。

儘管完成了一項壯舉,但Equalo卻表示這次體驗並不值得,非但沒有任何成就感,而且留下了一屋子的爛馬鈴薯和嚴重的心理陰影。




熱門

小編推介

國家統計局: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有助編制「十四五」規劃

內地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國家統計局指,收集到的數據有助編制「十四五」規劃和完善政策體系。 今次內地的人口普查,動用約700萬名普查人員,上門為民眾登記資料,對象還包括在大陸工作或居住的港澳台居民,以及身處但未定居海外的中國公民。普查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住房、婚姻狀況和教育程度等。 有別於以往,今次普查全面採用電子化方式,數據會經過加密處理,實時上傳至處理中心,杜絕可能受到的人為干擾。 自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中國人口發展出現顯著改變,人口總規模增長減弱,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老齡化加劇。 而今次的普查,能為編制「十四五」規劃,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提供重要支持。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獲得這些數據,主要是為了今後政策的制定的需要,比如說是學校和衞生機構這種布局,還比如說是兒童和老年人,這種服務設施的建設。」 今次的普查會持續到十二月十日,整理數據後明年會公布結果。 對於有傳言指,今次普查內容包括住房情況,是要為徵收房產稅作準備,當局澄清只是「常規動作」,了解民眾的居住狀況,更好反映當前民生問題,毋需過份解讀。

晚上不用太浪費! 好心人改造停車場「安全小公寓」提供街友一個家

街友問題一直是全球各國都無法解決的困擾,他們因為許多不同的因素而流浪街頭,在垃圾桶內找食物、用報紙蓋著自己保暖在街上睡覺,這樣的生活方式簡直讓人於心不忍!如今澳洲慈善機構「Beddown」就想出了一個方法,提供了這些街友們一個溫暖的臨時庇護所!     ▼原來他們看到澳洲許多商城的停車場,到了晚上都空置沒有使用,於是他們與管理層進行協商後,讓他們可以在夜間使用停車場的空間。       ▼他們將停車場的一部分劃為保留區,到了晚上會自動變成流浪漢暫時歇腳的地方!       ▼想出這個辦法的人是 Beddown 的創始人 Norman McGillivray,他在某天晚上經過空曠的停車場時突發奇想,為什麼要浪費如此廣大的空間呢?經過一番精密的計劃後,這個想法終於成真了!       ▼他們也開放了停車場的浴室,讓街友們可以在這裡解決生理需求,並將身體清洗乾淨。       ▼許多熱心的志工,每晚都會到這裡進行鋪床,讓街友們能夠有個安全的地方休息。           ▼在這項計劃的測試時期,有41名街友使用了 Beddown 的服務,其中77%是男生、23%為女生。因為床鋪數量不足,他們不得不拒絕了9個人的進駐,而最年輕的試用者竟然只有15歲。他們對於睡眠品質的評分為 4.5分(滿分5分)、床的舒適度也是 4.5分(滿分5分)。   ▼Beddown 也為這些街友們提供了醫療、牙醫、美髮、新衣服等服務,希望他們可以在流浪街頭的這段期間,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雖然街友們流浪街頭的理由也許多不勝數,可是 Beddown 為他們提供了能夠安心一夜好眠的的地方和設施,這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鼓勵!

在日大熊貓良濱誕下熊貓寶寶

日本和歌山主題公園「冒險世界」一隻大熊貓成功誕下熊貓寶寶,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中國未能派人前往,所以今次是樂園的工作人員首次獨立為大熊貓接生。 《日本時報》報道,大熊貓良濱在周日近中午時分順利誕下一隻雄性熊貓寶寶,令她的寶寶數目增至十隻。 良濱自己是第一隻在「冒險世界」誕生的熊貓寶寶,早前在九月樂園為她慶祝20歲生日。 出世不久的大熊貓寶寶身長20.5厘米,體重157克,樂園的工作人員表示良濱母子都很健康,會根據牠們的身體狀況,再決定何時與公眾見面。 今次除了是樂園第17隻大熊貓寶寶出世之外,寶寶的爸爸永明再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以28歲之齡,繼續透過自然繁殖擁有下一代的最年長圈養大熊貓。 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自1994年開始,與日本和歌山的「冒險世界」開展大熊貓國際科研合作,一直都會派研究人員前往和歌山協助接生,但今年因應疫情,樂園的工作人員要自行負責。

鏟屎官po養貓日常! 一張照片說明「家庭地位」:貓咪才是老大

很多貓奴都說,養貓之前以為自己會養一隻貼心乖巧的寵物,養貓之後才發現自己只是鏟屎官、行走開罐器而已。貓咪非常高冷,哪怕面對飼主也很傲嬌。很多人想知道,在貓咪心中,鏟屎官的地位到底是怎樣的?日本網友IG@lou_and_nico分享的一張照片說明一切~       ▼這位網友Kensei Ogata養了2隻可愛的貓咪Lou和Nico。有一天貓咪們似乎發現窗外有動靜,好奇地攀在窗台往外看。牠們用後腿站立,前腿攀著窗台,看似很正常,但看看牠們的腳下,就明白真相了。       ▼原來Lou和Nico把奴才當成墊腳石,毫不客氣地站在他身上,伸長脖子看向窗戶外面。奴才乖乖躺著,一動也不敢動,就怕打擾貓主子們的興致。貓咪們好像已經習慣了奴才的寵溺,熟練地將奴才踩在腳下。       Kensei Ogata將這張照片po到推特和IG上,很快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說:「羨慕啊~主子夠信任你才願意踩你呢」、「這個放飯的做得很稱職啊」、「根本貓奴典範」、「其實貓奴覺得很幸福」。這就是養貓後的日常,很多奴才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吧~

奧運該有《遊戲王》! YouTuber發起聯署:盼卡牌對戰成奧運項目

本知名動畫《遊戲王》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實體化的卡片遊戲也很受歡迎,每年甚至都會有相關的比賽。最近東京奧運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一名加拿大華裔YouTuber「Xiran Jay Zhao」竟發起聯署,希望《遊戲王》卡牌決鬥能夠成為奧運的比賽項目!           ▼「Xiran Jay Zhao」太喜歡《遊戲王》,她在聯署網站「Change.org」發起請願,希望《遊戲王》卡牌決鬥能夠成為奧運的比賽項目之一。她強調不將卡牌對決列為合法的運動項目很不公平,因為抽牌考驗神經是否靈巧、出牌則能訓練運動能力,長時間的對戰更考驗玩家的耐力,所以她呼籲國際奧委會將《遊戲王》列為正式的奧運比賽項目。       ▼這一提案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很多網友拿電競舉例,認為有成功的可能。早在2019年時,就有人向國際奧委會請願,將電競列入2024年巴黎奧運賽事項目。雖然最終沒有通過,但在2019年東南亞運動會和2022年的杭州亞運中,電競已經確認為官方賽事了。這樣看來,將《遊戲王》卡牌決鬥列為奧運的比賽項目,似乎並非天馬行空的想像。   「Xiran Jay Zhao」的這一提案目前已經得到近4千人支持,網友們紛紛留言說:「《遊戲王》是一款具備運動員所需要的所有技能的遊戲」、「我認為桌面遊戲也可以是競技運動」、「我簽署是因為我覺得這太棒了」、「卡牌遊戲應該被視為策略遊戲,與國際象棋一樣,而不是賭博的東西」、「我簽署了,因為自從我觀看了《遊戲王》戰鬥城市錦標賽後,我就一直在等待這樣的事情發生」。你支持這一提案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