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返回白宮恢復正常工作 稱已無病徵

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返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恢復正常工作。特朗普已經沒有徵狀,又聲稱抗體雞尾酒藥物有療效,承諾爭取緊急授權讓民眾免費使用。

特朗普:「這個治療方法的效果真是難以置信。我想如果不是我受到感染,我們仍在尋找其他類似的藥物,但它真是很出色。我想為你們爭取,使用跟我相同的藥物。我亦計劃要免費,你們不要支付任何費用。」

現時已返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工作的特朗普,其實沒有權要求將藥物免費給民眾使用,同時亦未有證據證明它的療效。他又揚言中國要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付出代價。

特朗普:「現時的疫情並非你們的錯,是中國的錯,中國要為對美國做過的事付出巨大代價,中國要為對世界做過的事付出巨大代價,這是中國的錯。」

恢復正常工作的特朗普,早前聽取了官員匯報颶風德爾塔的最新消息,又分別與得克薩斯州及路易斯安那州州長通電話,提醒民眾要小心及做好防風準備。白宮發言人補充,特朗普如常跟白宮幕僚長梅多斯及數名高級顧問對話,又與國會議員討論過,最高法院大法官確認提名的進度及刺激經濟措施。

梅多斯表示,白宮有足夠的安全措施,包括全套個人防護裝備及口罩等給訪客,但沒有提及特朗普會否使用。

另外,白宮醫生康利表示,特朗普最新的維生指數穩定正常,連續四日沒有發燒,亦有超過廿四小時沒有徵狀,出院後沒有額外供氧,而驗血結果顯示他體內發現新冠病毒抗體,但生產抗體雞尾酒藥物的藥廠就表明,無法分辨出抗體來自特朗普的免疫系統,抑或是藥物本身。




熱門

小編推介

英智庫建議英國動員印太地區盟友應對國安法對港影響

英國一個智庫組織發表報告,認為英國未來外交政策應該轉向印太地區,在軍事、經濟等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又建議英國動員印太地區盟友,應對國安法對香港的影響。 被視為富有影響力的英國智庫組織「政策交流」,就英國在印太地區的新策略發表報告,指英國過去十年眼光只集中跟中國做生意,忽略了成就亞洲冒起的其他國家,認為代表全球約一半人口和一半經濟產能的印太地區,應是英國未來外交的重中之重。 報告建議英國政府設立印太地區特使,在經濟、科技、地區安全、管治、環保上跟盟友加強合作,加入現有的地區協議,例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美日澳印的《四方安全對話》也應倡議新的多邊投資協議,成立論壇宣揚及鞏固民主價值。 報告又提出,英國應該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力量。 剛離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為報告寫序言,贊成英國跟區內國家合作發展,又說英軍,特別是海軍,在印太海域的出現將很受歡迎。 《衛報》的報道形容,報告的建議會意味英國脫歐後外交政策重大轉變,將英國塑造成敢於挑戰中國專制政權的國家。 報告也有提及香港和台灣,認為英國應該動員印太地區盟友,應對國安法對香港的影響,制裁壓制香港民權的中國政府官員,加快讓BNO持有人得到英國公民身份,又建議英國在衞生、網絡安全這些全球議題上加強跟台灣合作。

日本是防疫敗戰國 台灣怎樣才不會淪為日本第二?

台灣疫情也開始緊張了,開始出現社區感染,雖然人數還不是那麼多,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大多找到感染源等,但是今年開始在各國蔓延的新冠病毒已經大多是變種的,如日本也已超過9成,重症化速度加倍,措手不及,才會造成日本近日每天死100多人,大阪13日還死了55人等,死亡率超過印度,甚至死亡人數算不清楚,或如人口195萬的札幌市13日確診超過500人,處處醫療崩潰,而且年輕人相繼重症化、死亡,日本是戴口罩、消毒或是社交距離的維持絕不輸給台灣的公衛大國,顯然是疫情不斷大爆發中的防疫敗戰國,台灣怎樣才不會淪為日本第二? 日本人戴口罩及消毒不輸台灣,卻成防疫敗戰國,台灣不能掉以輕心。 圖:劉黎兒攝影 台灣雖然一年多來是國際防疫模範生,一直生活在安心幸福的平行時空裡,但病毒以及疫情這一年多來,病毒已經發生很多變化,台灣這一波的病毒不會也跟著駐足忘時的,而是與時俱進的強力的變種病毒的可能性很高,此外無症狀帶原者非常多,也因此必須有許多重要精準的對策,否則即現在有使有相當充分新冠醫療能源的台灣.也很快會被人數幾何的成長耗盡的!應該記取日本的教訓,才會下場跟日本一樣慘。 許多專家如北醫胸腔科中心主任周百謙指出台灣或許在3、4月已經潛在性社區感染,台灣社會原本也還有些難以掌控對象如外籍勞動者、偷渡客等等,也才會入境台灣時雖持陰性證明以及隔離,但在台灣逗留後返回自己的國度時,卻測出有陽姓等;或是台灣雖然勤戴口罩,但戴法有問題,或公共環境沒有多加注意,也未掌握無症狀帶原者等,或是因為PCR採檢的確認與公布需要48小時等等,許多台灣至今不需要好好面對的問題,如果不正視的話,一下就可能導致台灣醫療崩盤的。 日本疫情這麼慘,主要都是因為從去年起,自民黨政權期待習近平來訪以及貪圖陸客,到去年3月9日為止放任2百多萬陸客進入日本大舉散播傳染,其後又不斷為了東奧,至今東京等還靠少篩以及不計住進加護病房的重症者人數來壓低確診人數以及重症者人數,即使如此,人不斷死亡,是掩蓋不住的,日本在5月上旬確診人數又再度躍升到7千人,重症者人數每天不斷更新,大阪等地重症者人數一直超過重症者病床,或如京都也有20幾歲的男性重症卻在家無法呼吸而告死亡。 從日本失敗慘狀以及許多專家的反省與批判,可以歸納出台灣今後也必須慎防以及加強的: 1.必須擴大PCR檢測能力及加速確認能力,至少多採用PCR以外的採檢方式,例如針對新冠病毒的「抗原」與「抗體」檢測的試劑來快篩,早點檢查出無症狀帶原者,一小時就得出結果,需不需要進一步PCR檢測,屆時主治醫師再來判斷,至少可以讓這些帶原者不再繼續去傳染他人。 日本共產黨從去年就一直主張增加PCR檢查,才能安心,政黨支持率也因此大為提高 圖:劉黎兒攝影 日本日本最高新冠對應組織的政府分科會(新冠病毒感染病對策分科會)會長尾身茂5月7日才在菅義偉的記者會裡呼籲要多加利用廉價又快速的抗原檢查來防止變形病毒不斷擴散!但大家都覺得這呼籲來得太慢了,大阪現在亡羊補牢,也拼命用抗原檢查來快篩,以防許多人不自覺在擴散傳染。 台灣現在PCR檢測價格高達3000-6000元,而且台灣PCR採檢能量也就不過1天1萬人,也因此許多主治醫師不會積極建議作採檢,像是基隆女性確診前已經到醫院看病5次了,直到相當惡化後才採檢;而且採檢後需要48小時後才由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在這期間就可能會導致傳染的擴大。 2.台灣除了應善用抗原檢查外,為了面對未來開國的需要,也必須提高PCR檢測能力,尤其邊境如果自己不普篩的話,很難防堵各種劇毒的變種病毒的流入!原本病毒數較少的島國採取疫調方式防疫是OK的,台灣至今也因此成功,但因為無症狀或輕症帶原者大增,廣篩還是必須的,尤其對入境者應篩檢,不能只靠隔離或各自提出的PCR證明。 PCR檢測能量是越培養越高的,現在PCR檢測的方法、機器以及費用也跟一年前大不同了,日本有理化研等開發的PCR檢測,只需1980日圓,也跟一年前很不相同了。 3.及早廣篩才能阻斷傳染,防止醫療崩潰,如果快篩出無症狀或輕症帶原者,是否真的需要隔離,或許普通負壓病房就OK,不需佔用隔離負壓病房等,否則再多床的隔離負壓病房一下就滿床了,而事實上卻有許多帶原者在外面趴趴走!快速篩檢也可防止普通肺炎者佔用負壓病房。 4.日本很大的失敗是即使確診,卻放任居家自主隔離,或是境外客入境後在機場附近旅館隔離等,並未真正嚴格管理,這些隔離都可以隨意出門吃飯等,雖然對入境者有APP管理,但對於擅自外出或關機等,都僅以電子信函警告而已,一天發出300多封警告函給入境者,其他居家自主隔離者人數更多,完全失控!也因此許多傳染是如此散播出去的。 5.死亡人數增加的原因是重症速度加倍,各地都措手不及,重症化後如果沒有獲得重症者對待,如套上人工呼吸器或接上葉克膜等,很容易就死亡,發生在關西地區的就是如此,而且年輕人重症化比例很高,超乎想像,至今都覺得高齡者較危險,年輕病患很容易遭忽視,因此20幾歲、30幾歲都出現居家待機中死亡的例子。 6.日本新冠對應病床不足,製造醫療崩潰惡性循環;像大阪等關西地區至今還有1萬7千人確診卻無法住進醫院,一直在待機中,無法得到治療,也有許多人因此從中症轉為重症而告死亡;病床數確保或是療養飯店等確保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7.日本從去年起因為各處醫院或高齡者設施處處發生院內感染,死亡人數驚人,死亡半數是此類感染造成的;也因此不斷加強管制如全面謝絕探望以及定期PCR檢測,但也還是會發生院內感染,很多是設施工作人員從外部帶入的。 現在大部分醫院都另外在院外停車場或能分流的病棟設立「發燒門診(發熱外來)」以防造成院內感染,這是連普通小診所都如此,若無法分隔,就只好一開始就拒絕發燒病患,但也造成許多求醫不得其門而入的悲劇。 8.日本防疫慘敗的一大原因是疫情嚴重卻還慢吞吞打疫苗;雖然台灣至今其實是無須打疫苗的安全國度,也不必著急,不必去打未必安全、未必有效的中國疫苗等,但如果要開國,或是國人要出國,因為國際逐漸採取疫苗護照方式,也只好打疫苗;現在安全的疫苗入手逐漸會比較容易,政府也只好多加費心費力,才不至於因為隨時可能出現的社區感染而提心吊膽。 日本所謂「口罩聚餐」是在餐廳也隨時要戴口罩   圖:劉黎兒攝影

丞相起風了! 美國民調:近四成美國人視中國為主要威脅

美國里根研究所(Ronald Reagon Institute)公布一項民調顯示,近四成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的主要威脅。 民調指出,超過三成(37%)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2018年這一數字只有21%,同時,民調也將俄羅斯視為美國最大威脅的美國人比例從30%降到了16%。 持以上觀點的受訪者多為共和黨支持者,他們認為,就威脅程度而言,北韓排在第二位(12%),伊朗第三(10%),之後就是俄羅斯(6%)。而民主黨人士則相反,他們人認為主要威脅是俄羅斯(28%),中國第二(20%)。 此外,美國人對中國政治制度和中國共產黨也有負面觀感,並表示對中國侵犯人權表示擔憂,希望美國支持香港民主運動。

IKEA「25元購物袋」救援萬元婚紗 新娘「穿著上廁所」解決最大煩惱

婚禮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新娘穿著美麗的婚紗,在親友的祝福中與愛人牽手,浪漫又幸福。但新娘們也有無法說出口的小苦惱,那就是結婚禮服穿脫太不方便啦。特別是大大的裙擺,讓如廁變得很尷尬。     ▼英國北約克郡(North Yorkshire)的一名女子前不久舉辦了婚禮。婚禮之前,她一直在思考:穿上婚紗後想去廁所怎麼辦?總不能讓伴娘幫忙托著裙襬,在眾目睽睽下方便吧?       ▼最後她花0.8歐元(約28元新台幣)買了一個IKEA購物袋,將它改造成防止弄髒婚紗的小工具。       ▼她在IKEA購物袋底部剪了一個洞,先將雙腳踩進洞中,再將購物袋的提手當成肩帶穿在身上。           ▼這樣一來,婚紗大大的裙擺都被包覆在購物袋裡,新娘就能空出雙手脫內褲、拿衛生紙、換衛生棉了。       婚禮那天,她親自試用了這個小撇步,感覺很實用,這才po到網路上與大家分享。網友們看到後都覺得很有創意,忍不住感嘆:「真是個好主意!」沒想到IKEA購物袋還能這樣用,有了它,再也用擔心弄髒婚紗啦~

疫情緊張!夏日電玩展暫緩舉辦、漫博會確認停辦

行政院於今(7)日拍板定案,全台疫情第三級警戒將延長至 6 月 28 日。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則同步公告,為配合政府防疫與考量參與者的健康安全,2021 夏日電玩展將暫緩舉辦。 於2019年首度登場的夏日電玩展,以結合各平台遊戲、桌遊與直播的經營模式,在三天的展期內吸引了超過8萬人共襄盛舉,可謂是相當地成功。然而,原訂於今年8月6日至8月8日舉辦的2021夏日電玩展則已確定因為疫情因素暫緩舉行。 得益於年初疫情狀況穩定,同由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2021台北國際電玩展在今年年初順利舉辦,不過在全國第三級緊戒延長的緊張狀況下,諸多展覽場地禁止開放,主辦方也因此確定將暫緩舉辦,未來的活動與內容將透過官方自製網路節目《共玩湯》第二季內容發表。 同為暑假大型活動的第21屆漫畫博覽會則是已於稍早確認將直接停辦。漫博會官方表示:「經過主、協辦單位的審慎評估後,為維護展商、邀請的老師嘉賓和參觀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並減少人員聚集帶來的風險,決定忍痛停辦今年第21屆漫畫博覽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