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度高溫!北美熱浪蛤蜊竟「自然熟成」 10億海洋生物恐慘死

近日罕見的熱量席捲北美,美國西北部與加拿大多地出現破紀錄高溫,導致多人死亡、森林野火頻發,甚至有電纜融化、地面開裂等等。日前美國華盛頓州出現攝氏47.8度高溫,當地一家蛤蜊養殖場的大量蛤蜊竟然被活生生烤熟,損失慘重!

 

 

 

 

 

▼專家估計,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可能已經有10億多隻海洋生物因為這波熱浪死亡。華盛頓州胡德運河(Hood Canal)的「哈瑪灣牡蠣公司」(Hama Bay Oyster)發現,養殖場內的大量蛤蜊被烈日烤熟,到處都能看到張開殼的死蛤蜊,數量非常多。公司發言人說:「那些蛤蜊看起來像剛剛煮熟的,就像立刻可以吃一樣。現在討論死亡數量可能為時太早。」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海洋生物學家Chris Harley表示,他對溫哥華海灘上數萬隻死亡的蛤、蝸牛、貽貝和海星感到震驚。他說:「海岸上的貽貝就像熱天被留在車裡的孩子,牠們被困在那裡,直到父母,也就是潮水回來。牠們受到環境擺佈,在炎熱的天氣裡無能為力。」

 

Harley認為,這波熱浪影響的範圍超乎想像,海洋生物的死亡數量可能比想像中要多。太平洋西北地區經歷的歷史性熱浪,對該地區的海產品業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




熱門

小編推介

為什麼「BL」這麼紅? 日分析「男男戀愛劇」高收視率6大成因:男孩子間的愛情更有吸引力

最近BL日劇作品非常火紅,從《大叔之愛》開始,越來越多人對這一題材產生好奇、逐漸接受,最後甚至變得很喜愛。「BL」這個詞源自日本,是英文「Boy’s Love」(男孩的愛)的簡稱,泛指所有描寫男人間戀愛的創作。那些喜愛BL作品的女生則被稱為「腐女」。最近赤楚衛二和町田啟太主演的日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人氣超高,這就能看出BL作品的魅力啦~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女生們會喜歡看男孩子之間的愛情故事?日本網站「BELCY」簡單分析了愛看BL的心理,總結出6大原因。快來看看有沒有說中你的內心吧。       ▼1.禁忌之戀的吸引力:人們總是會被非主流的東西吸引,越是不被允許的事就越好奇。很多BL故事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橋段呈現出來,讓人可以沈浸在這種美好想像中。愛情故事越坎坷就越精彩,男孩子之間的愛情天生不被社會所容許,人類本能上都會憧憬這種不平凡的愛情。       ▼2.妄想帶來滿足感:BL作品並非完全脫離實際,主角之間經常會套用現實中常見的設定,比如同學、師生、青梅竹馬等等。女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男生之間的互動,就能想起作品中的場景,更容易帶入想像。這種想像能夠帶來滿足感,其實大多數腦補的情節在現實中很少會發生,想像中的世界更加美好,還能給人帶來特別的滿足,畢竟夢裡什麼都有,才是最幸福的嘛~   ▼3.一次就能大飽眼福:BL作品中的主角大多英俊帥氣,顏值非常高。而且BL作品的觀眾大多是女生,選角、外貌、角色設計都會根據女生們的喜好而設計。看美男談戀愛不僅養眼,還能帶來精神上的愉快。           ▼4.想成為旁觀者:看男女談戀愛的劇集,女生們可能會將自己帶入,不喜歡劇中的男主角,或是對女主角感到憤怒、產生嫉妒感等。BL作品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兩個主角都是帥氣又可愛的男孩子,觀眾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享受劇情的發展,在安全距離中獲得快樂。       ▼5.男孩子之間的愛情更讓人心動:男女戀愛故事多多少少都會反映出傳統社會的刻板印象,導致劇情比較俗套,觀眾也會覺得無聊。BL作品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在這些劇集中,女生主要擔任配角(或反派XD),不再被一男一女的框架限制,反而讓人覺得很驚喜。   ▼6.沒有特別原因:除了上面這些原因,還有一些女生喜歡BL作品沒有絕對的理由。有時候喜歡是沒有原因的,不管什麼形式的戀愛都不需要解釋,也不一定非要說出理由。   男孩子之間的純愛故事令不少女生著迷。各位女孩們,上面這些分析有說中妳的內心嗎?

不甩中國 法國核子潛艇巡航南海

法國國防部長帕爾麗(Florence Parly)於台灣時間今天凌晨在推特上貼文指出,該國核子潛艇艾默羅德號(SNA Émeraude)與支援艦塞納號(BSAM Seine)「剛剛完成了在南海的航行。 這是我們法國海軍與我們的戰略夥伴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進行遠距離和長期部署的能力的鮮明證明。」 帕爾麗在另一則推文指出,這兩艘法國艦艇自去年九月起在印太地區海域航行了15,000公里。 她指出,法國之所以要執行這樣的任務,除了為求豐富對南海等海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確認國際法是唯一有效的規則。這句話很明顯是衝著將南海絕大部分海域劃歸己有的中國而來。美、澳、印等國都拒絕承認中國的「九段線」,主張「南海自由航行」。

中國影響力害的? 巴貝多不再承認英女皇為元首

綜合報導指出,加勒比海國巴貝多(Barbados)於近日宣布,自明年起將轉變為共和制國家,並且不再承認英國女王為該國元首,而其轉變引發外界猜測。英國《倫敦時報》(The Times)也於日前發文,附和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托馬斯·圖根達特(Thomas Tugendhat)認為此轉變是受中國影響力的說法。 托馬斯.圖根達特認為,巴貝多此決定可能是受中國影響力影響,這個說法也得到英國《倫敦時報》(The Times)的附和。該報導指出,位於加勒比海的英國聯邦國家因需建造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急需資金,雖然它們曾求助於英國與美國,但在等不到援助後,如今已向中國尋求低利息貸款。 該報導也提到,除巴貝多外,特利尼亞、多巴哥、多米尼加、圭亞那、安地卡及巴布達、格瑞那達以及牙買加等國皆於2018至2019年間,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或大型基礎建設項目的合作協議,而中國在該地區日漸擴大的足跡也引起了美國及英國的警覺。 安地卡及巴布達駐美洲國家組織大使的羅納爾多.桑德斯發表的「加勒比海國家不會容忍外部干涉」一文,也否定了「中國給予的低息貸款會轉化為對加勒比海小國的脅迫影響力」的說法。 該文章表示,小國在制定內外政策時會通盤考慮,認為外界認為加勒比海國家不能基於自身利益而做出理性決定的看法是錯誤的。

文化自信!中國版《公主連結》全面中文化、修改角色立繪

由bilibili代理之日系角色扮演手遊《超異域公主連結 Re:Dive》中國版於昨(14)日的更新中大動作刪除了眾多遊戲中的英文單詞,並以中文詞彙代替。此外,亦有玩家發現穿著較為清涼的角色立繪遭到修改。 角色「貪吃佩可」立繪被改。 圖:翻攝自bilibili 《超異域公主連結 Re:Dive》於官方微博表示,為進一步規範遊戲內文字與素材的使用情況,將對遊戲中的文字使用情況、部分角色立繪以及部分戰鬥特效進行調整。據了解,Start、Rank、Boss、Total等用語都被直譯為中文的「開始、品級、首領、傷害合計」等。此外,遊戲標題中的英文「Re:Dive」也在更新後一併被移除,直接與前作《公主連結》同名,讓不少中國網友戲稱:「感謝b站讓我們玩到了前作。」 遊戲中多處英文單詞被中國化。 圖:翻攝自bilibili 遊戲英文副標題「Re:Dive」也被移除。 圖:翻攝自bilibili 事實上,《超異域公主連結 Re:Dive》已不是第一個被強行「中國化」的手遊了,衍生自中國網易旗下日系IP《陰陽師》的養成系手遊《陰陽師妖怪屋》就曾於日前將遊戲內用以標示卡片稀有度的英文單詞將全面中文化,從「SP、SSR、SR、R、N」變成了「異、極、優、良、普」。此外,《Fate/Grand Order》的中國版也曾在數年前將遊戲中的指令卡「Buster、Arts、Quick」改成了「力擊、技擊、迅擊」。 《公主連結》玩家們對官方強行中文化表達不滿。 圖:翻攝自微博 近期中國當局對遊戲業的大力管制不僅讓遊戲公司人人自危,也讓部分中國玩家們苦不堪言,紛紛留言表示:「問就是文化自信。感恩就對了。」、「也不怪你們,確實是文化自信的問題,遊戲不讓玩,動漫不讓看,行的,我國人生下來就是打工還房貸,然後生三胎,挺好。」、「以後玩遊戲別玩國服了,一次次的搞得人麻(無言)了,就為了噁心你。」

疫情緊張!夏日電玩展暫緩舉辦、漫博會確認停辦

行政院於今(7)日拍板定案,全台疫情第三級警戒將延長至 6 月 28 日。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則同步公告,為配合政府防疫與考量參與者的健康安全,2021 夏日電玩展將暫緩舉辦。 於2019年首度登場的夏日電玩展,以結合各平台遊戲、桌遊與直播的經營模式,在三天的展期內吸引了超過8萬人共襄盛舉,可謂是相當地成功。然而,原訂於今年8月6日至8月8日舉辦的2021夏日電玩展則已確定因為疫情因素暫緩舉行。 得益於年初疫情狀況穩定,同由台北市電腦公會主辦的2021台北國際電玩展在今年年初順利舉辦,不過在全國第三級緊戒延長的緊張狀況下,諸多展覽場地禁止開放,主辦方也因此確定將暫緩舉辦,未來的活動與內容將透過官方自製網路節目《共玩湯》第二季內容發表。 同為暑假大型活動的第21屆漫畫博覽會則是已於稍早確認將直接停辦。漫博會官方表示:「經過主、協辦單位的審慎評估後,為維護展商、邀請的老師嘉賓和參觀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並減少人員聚集帶來的風險,決定忍痛停辦今年第21屆漫畫博覽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