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猛獸!「史上最皺」無毛貓眼神超派 主人親展示反差萌:小貓咪啦~

毛茸茸的貓咪非常可愛,沒有毛的貓咪也有人愛~瑞士一位網友Sandra Filippi養了一隻叫Xherdan的加拿大無毛貓。牠全身只有絨毛一般的毛髮,粉紅色的皮膚上充滿褶皺,而且總是擺著一張不爽臉。Sandra第一次遇見Xherdan時,牠只有12週大,Sandra立刻決定將牠帶回家。

 

 

 

▼很多人說Xherdan是「最醜的貓」,但Sandra卻不這樣認為。她說大多數人初次見到Xherdan都會大吃一驚,但只要跟牠相處過,就會被牠親人、友善的表現所吸引,最終喜歡上牠。

 

▼Sandra說:「Xherdan是一隻非常活潑的貓咪,喜歡玩耍,經常喵喵叫,喜歡被人抱著,牠的性格就像小孩子,很乖也很可愛。」

 

▼Xherdan天生一張不爽臉,經常擺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看上去脾氣非常焦躁。而且牠整天緊皺眉頭,原本就有許多皺紋的臉更加皺巴巴的。不過Sandra表示,Xherdan只是長得有點兇而已,其實牠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貓。

 

現在Xherdan的IG已經吸引4.2萬粉絲了,這隻皮膚皺巴巴的貓咪醜萌醜萌的,每天看看牠的日常照片,一整天都能帶來好心情~




熱門

小編推介

毛孩誤吞異物掛急診! 催吐嘔出「粉色姐夫」 全場瞬間尷尬

很多人會把寵物當成家庭成員,但沒有經過訓練的寵物很可能出現誤食的情況。日前國外一個家庭養的狗狗突然身體不適,女主人連忙帶牠去看獸醫。獸醫發現狗狗誤吞異物後,連忙進行催吐,沒想到最後竟然吐出一根巨大的「粉色按摩棒」。看到這一幕,現場的人都陷入了沈默…           ▼一位網友在網路論壇 Reddit上分享了一段影片。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獸醫助理牽著一隻羅威納犬,並在治療室的地板上鋪了2塊尿布。狗狗醞釀了一會兒後,吐出了很多棕色的嘔吐物,其中最顯眼的竟然是一根巨大的螢光粉紅色按摩棒。       ▼獸醫助理看到這一幕忍不住乾嘔,狗狗吐出異物後則輕鬆很多。女主人看到自家狗狗終於恢復健康,感覺非常欣慰,但狗狗吐出來的東西太特別,現場的氣氛還是非常尷尬。拍攝影片的女子只能連連說「我們沒事了」,希望能打破尷尬的氣氛。           這段影片被po到網路上後,很快就引起網友們的熱議:「所以還可以用嗎」、「可憐的狗狗」、「這很尷尬」。還有曾經當過獸醫助理的網友分享說,自己曾遇過一隻羅威那犬,催吐後吐出一堆牡蠣殼與保險套,飼主並沒有解釋原因,只是堅持說狗狗必須催吐。狗狗誤食異物非常危險,主人平時一定要注意啊~

橘貓偷溜進屋與女兒一起躺床 媽驚:這不是第一次?

這是搬新家的意外驚喜嗎?女子Lynn Farrell琳恩日前搬到新社區,某天晚上她要求女兒提早上床睡覺時,原本以為她會像平時一樣耍賴抗議,卻發現這天她「異常聽話」,覺得不對勁的琳恩偷偷走進女兒房,竟然看見女兒與一隻「陌生橘貓」雙雙躺在床上,而橘貓的表情讓琳恩不禁懷疑:「這應該不是第一次!」。 琳恩日前要求女兒提早上床睡覺,沒想到平時總是耍賴的女兒突然一口答應讓她覺得「異常聽話」,隨後竟然發現女兒與一隻陌生橘貓躺在床上!(圖/FB @Lynn Farrell) 小南瓜:喔喔~我們被發現惹!(圖/FB @Lynn Farrell) 琳恩的新家附近經常出沒許多浪貓,由於琳恩與家人都很喜歡小動物,家裡也養了三隻貓咪,因此總是會對街上出沒的浪浪多看幾眼。由於新家週遭有不少貓咪出沒,愛屋及烏的琳恩也會在門外放飼料,不過她總是認為這些貓咪對人類有警戒心,因此不可能會隨人類進屋,但是沒想到日前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某天琳恩要求女兒提早上床睡覺,平時總是會拖拖拉拉耍賴的女兒,這天居然馬上答應回房,琳恩覺得有異決定進房間看看,沒想到竟然看見女兒抱著一隻「陌生橘貓」在床上親密地互動,原來是女兒趁媽媽做飯時,將橘貓「偷渡」進房,甚至從廁所搬了一貓砂盆以及食物清水到衣櫃,而橘貓大剌剌地模樣看起來不像是第一次進屋! 女兒與小南瓜即使被媽媽「抓包」,仍然繼續放閃(圖/FB @Lynn Farrell) 橘貓熟練的模樣看起來應該不只來過一次!(圖/FB @Lynn Farrell) 小南瓜:朕決定把這裡當「寢宮」啦!(圖/FB @Lynn Farrell) 琳恩傻眼表示:「難道我有第四隻貓咪了嗎?」為了讓女兒與橘貓都滿足,琳恩替橘貓洗澡梳毛後,暫定牠叫「Pumpkin Jr.小南瓜」,一人一貓就這麼開心地一起睡覺。隔天琳恩帶小南瓜到獸醫院接受驅蟲治療,這才發現原來牠屬於對街鄰居放養的貓咪,經過原主人的允許,小南瓜每天都會到琳恩家「吃罐罐陪睡覺」,儼然真正成為琳恩家的「第四隻貓咪」了呢!

《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開發團隊訪談:上市初期不支援跨平台遊玩

《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即將於9月24日於PC、Xbox、PlayStation和 Nintendo Switch等多平台同步推出,為了滿足新舊玩家的期盼,暴雪娛樂也邀請到《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工作室設計總監Rob Gallerani和資深技術總監Michael Bukowski接受台港媒體視訊聯訪,暢談遊戲開發過程。 《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資深技術總監Michael Bukowski(左)和工作室設計總監Rob Gallerani(右)。 圖:暴雪娛樂提供 過往玩家社群一直有聽到《暗黑破壞神II》原始程式碼曾因為「一把火」而遺失。對此,Michael Bukowski澄清,不確定謠言怎麼來的,但原始碼是有的,是原始繪圖或圖片有部分遺失;Rob Gallerani也補充,缺少的是原始的美術圖,比如說有隻怪只有點陣圖,沒有3D模型,等於開發團隊得特此做出來。 本作並非動視暴雪與暴雪娛樂首次將過往作品進行重製,如《星海爭霸:高畫質重製版》或是《Tony Hawk 滑板高手1 2》都有不錯的聲譽,團隊如何看待重製技術難度上的差別?Rob Gallerani指出,《星海爭霸》非常重視平衡,關卡跟多人模式是不能去改動的,至於《Tony Hawk》則是把原版整合進來,只要感覺、動作招式對了玩家就會買單,然而《暗黑破壞神II》強調的是重視玩家的回憶,才會讓遊戲跑的時候是用舊的程式碼,額外加強操作上的便利。 《暗黑破壞神II:獄火重生》強調的是重視玩家的回憶,才會讓遊戲跑的時候是用舊的程式碼,額外加強操作上的便利。 圖:暴雪娛樂提供 談到重製版的更多細節,像是角色肢體動作、焦距,甚至鏡頭都有微調,Rob Gallerani解釋,這些改動主要是重製解析度大幅提出後必須調整的地方,比如舊版身穿黑袍的人坐下,玩家看到的細節不會這麼多,但現在包括袍子皺褶、光影反應都必須注意,但其實還是採用原本的分鏡、音效也是原有的。 關於遊戲混音提升到3D環繞聲,Michael Bukowski也分享有趣的插曲,玩家操作的角色如果穿著不同的裝甲,會有不同的音效,如鎧甲與皮甲對比,前者跑動會多了金屬撞擊聲,「剛好我家有一副鎧甲,就帶到錄音的地方,讓錄音人員穿著跳出來以實際錄製聲音,如果玩家在遊戲中穿著鎧甲聽到聲音,這就是我們實際錄的」。 玩家操作的角色如果穿著不同的裝甲,會有不同的音效,如鎧甲與皮甲對比,前者跑動會多了金屬撞擊聲。 圖:暴雪娛樂提供 本次的重製作品是《暗黑破壞神II》首次登陸家機及掌機平台,Rob Gallerani表示:「一個在主機上的暗黑二是不存在過的,我們想讓玩家感覺很熟悉,但他們卻沒有在主機上玩過。」這點官方非常謹慎處理,希望對從不曾經存在過的遊戲創造出很懷舊的感覺,其中一大挑戰就是手把推送取代滑鼠的游標,以前玩家是靠點擊地面前進,但現在全由玩家控制,要做到手把順暢手感又不影響到遊戲。 關於跨平台遊玩有沒有機會在日後出現?Michael Bukowski表示,當前的目標是優先把遊戲帶到主機,跨平台進度共享是比較重要的,雖然跨平台遊玩在上市初期先不支援,但有針對程式碼做調整,希望日後是做得到的。但他也特別指出,所謂的跨平台遊玩,如果是指同機種不同世代,如PS4和PS5,目前是可以支援連線遊玩的。 如果兩位玩家分別在同機種不同世代,如PS4和PS5,目前是可以支援連線遊玩的。 圖:暴雪娛樂提供 而在Switch平台部分,近期公布的官方藍帖有提到多人模式最多支援四名玩家,Rob Gallerani解釋:「當我們在把暗黑二帶到不同平台,會針對平台打造遊戲體驗,希望對該平台玩家是最理想的。我們發現當從大螢幕放到Switch,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且太過密集,會對玩家遊戲體驗造成干擾,所以最後Switch多人模式上限才訂為四個人。」 最後,Rob Gallerani也表示,希望遊戲推出後,玩家享受遊戲的程度,就和他們享受製作遊戲的過程一樣,「這次是推向全世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製作的努力,一起回顧暗黑二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喜歡這個世界。」

AI也算不到… 日本疫情惡化程度遠超過Google預測數據

日本境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續蔓延中,近日新增確診數也持續居高不下,疫情增長速度甚至超過谷歌(Google)先前的AI預測結果,新增確診人數較AI預測多出14%,死亡人數更多出33%。 根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目前面對的疫情態勢比起谷歌AI所預測的還要嚴峻,谷歌於11月16日曾公佈疫情預測,表示日本在11月15日至12月12日將新增5萬3321例確診、512例死亡,但實際上這段時間內日本新增了6萬570例確診、680例死亡。 谷歌也預測,日本在12月21日到1月17日這4週時間內病例新增速度將會上升,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將會達到7萬7475例、死亡1121例,在各都道府縣中,東京都新增確診人數最多,將新增1萬8765例,隨後次多的則是神奈川縣和大阪府的1萬383例和9609例。 目前日本境內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0萬6988例,死亡病例則有3069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