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是猛獸!「史上最皺」無毛貓眼神超派 主人親展示反差萌:小貓咪啦~

毛茸茸的貓咪非常可愛,沒有毛的貓咪也有人愛~瑞士一位網友Sandra Filippi養了一隻叫Xherdan的加拿大無毛貓。牠全身只有絨毛一般的毛髮,粉紅色的皮膚上充滿褶皺,而且總是擺著一張不爽臉。Sandra第一次遇見Xherdan時,牠只有12週大,Sandra立刻決定將牠帶回家。

 

 

 

▼很多人說Xherdan是「最醜的貓」,但Sandra卻不這樣認為。她說大多數人初次見到Xherdan都會大吃一驚,但只要跟牠相處過,就會被牠親人、友善的表現所吸引,最終喜歡上牠。

 

▼Sandra說:「Xherdan是一隻非常活潑的貓咪,喜歡玩耍,經常喵喵叫,喜歡被人抱著,牠的性格就像小孩子,很乖也很可愛。」

 

▼Xherdan天生一張不爽臉,經常擺出一副不耐煩的表情,看上去脾氣非常焦躁。而且牠整天緊皺眉頭,原本就有許多皺紋的臉更加皺巴巴的。不過Sandra表示,Xherdan只是長得有點兇而已,其實牠是一隻非常可愛的小貓。

 

現在Xherdan的IG已經吸引4.2萬粉絲了,這隻皮膚皺巴巴的貓咪醜萌醜萌的,每天看看牠的日常照片,一整天都能帶來好心情~




熱門

小編推介

艾歷臣返倫敦領100喼

丹麥名將基斯甸艾歷臣周三隨丹麥在溫布萊出戰英格蘭,那將是他第100次代表該北歐名牌球隊出戰。 丹麥周三在歐洲國家聯賽A2組比賽作客英格蘭,曾效力熱刺的基斯甸艾歷臣(Christian Eriksen)既會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包括前熱刺攻擊拍檔,現任英軍隊長哈利簡尼,而此戰對他個人別具意義,將會第100次代表國家隊出賽。 守將卡查亞若上陣,亦與艾歷臣一樣榮升「百夫長」,之前曾為丹麥出賽逾100場的名將計有舒米高、米高勞特立及湯馬臣等。 自從轉投國際米蘭後,28歲的艾歷臣發展欠理想,然而在國家隊從來踢得醒神,上周末對冰島之戰(丹麥勝3:0)就射入其在國家隊的33個入球。 圖片來源 : ©AFP

蓬佩奧抵日 美擬設亞洲北約抗陸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昨晚抵達日本東京參加美日印澳四國外長會議。美國之音報導表示,蓬佩奧稱希望四國外長會談會有「重大宣布」,而蓬佩奧在登機出發前強調,他曾和總統川普進行長時間的交談,川普給他具體的最新指示。據了解,美國可能利用這次機會,宣布在印太建立「亞洲北約聯盟」或類似安全組織,「共同合作對抗中國」。 蓬佩奧在登機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有記者問他,是否有機會順道訪問台灣,蓬佩奧並未正面回應。不過,他表示,啟程前和整個國安團隊一起與在醫院治療的總統進行電話會議,川普因而可充分掌握全球局勢的最新發展。 蓬佩奧還說,川普特別對他這次日本之行做出「最新指示」,他期待執行這些指示,並正為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做好準備,蓬佩奧表示,在會談中川普情緒高昂,但拒絕透露談話的內容。 他強調,美國為美日印澳四邊合作機制做出了長時間的準備。四國外長將著重討論印太地區面臨的緊迫議題。華盛頓希望這次四邊合作機制外長會議可以取得重大成果,並做出影響區域安全穩定的重要聲明。不過,四方在擬定相關方案後還需要與本國領導人磋商和再確認,確保方案能夠被正確理解和執行。

日本國民成「棄民」?菅義偉「醫療放棄」 東京都12日確診恐破萬

幻想「金牌=支持率」的菅義偉花了4兆日圓辦史上最昂貴的奧運,而且造成東京以及日本新冠疫情空前超級大爆發,而且還不斷爆炸中,日本在5日確診破1萬5千大關,東京確診破5千,更評估12日單單東京將破萬、17日破3萬,日本全面失控,菅義偉在此時居然不採取任何對策,只宣布中等症患者自家療養的所謂「醫療放棄」方針,非常震撼,遭朝野大反彈,雖然被迫微調,但是顯然日本人全成了棄民,只有自求活命! 東京在5日確診破5千人,根據京都大學教授西浦博的評估,單單東京如果依照比前週持續2.2倍增加下去的話,則8月17日就會破3萬人;如果以比前週持續1.7倍增加下去計算的話,則8月12日會破萬,8月26日會破3萬人! 根據京都大學西浦博教授評估東京單日確診在8月17日就會破三萬人(攝自NHK新聞) 擴散這麼超速的原因主要是9成以上都是Delta病毒,加上為了東奧,菅義偉跟小池都故意演出這次的感染擴大根本沒什麼,讓日本人氣氛更是鬆散下來!此外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東奧的外國人不會帶病毒給日本,但事實上東奧泡泡破裂,確診者有查到的就有353人,選手村也相繼爆出群聚感染,對東京也並非全無影響! 現在連東京都的官方會議的評估也指出,到8月18日時東京就會確診破萬,每1000人就有1人感染的狀態,覺得是危機狀態;8月4日東京居家療養的人約1萬5千人,而且其中有比較嚴重的約1萬人(9708人)是在等協調安排住院,是上週的2.3倍,東京都現在打算對等待住院的人分配測氧儀! 菅義偉的「醫療放棄」遭朝野大反彈,被迫微調為中等症2級需要吸氧的人可以住院,但醫院滿床,事實上單單東京就有萬人等住院安排(攝自讀賣新聞頭版頭條) 按此狀態,到下周東京都居家療養的人將會高達4萬人,而且現在菅義偉提出除了重症者之外,中等症狀者原則上居家療養,眼看將有非常多人在家等死,連日來各界強烈反抗,菅義偉現在才微調為中等症2級需要吸氧者「原則入院」。但是日本至今根本沒有建立居家醫療體系,居家療養者除了有的地方政府如東京都等寄給一些泡麵等毫無營養的乾糧外,根本沒跟醫療設施有連結,各地保健所等根本電話怎樣打都打不通! 不僅東京宛如今年大阪的醫療崩潰,居家療養者的「自宅死」開始暴增,到7月為止居家療養死亡也有11人,而8月1日到4日東京已經有8位30歲至59歲的男性新冠病患居家療養死亡,非常驚人!這些人都是因為病床緊張而無法住院,在等協調安排住院時就死亡了! 菅義偉5日主持新冠對策會議,只是追加指定防止蔓延措施縣而已,對防疫無具體措施,不肯撤回放棄醫療方針,也不追加簡易醫療設施收容暴增病患(攝自首相官邸網站)

至少47參議員反對彈劾川普? 格雷漢姆 : 共和黨人將非常地團結

美國前總統川普卸任後,首當其衝的難題便是彈劾案。民主黨力拚彈劾案通過,大部分的共和黨人則是繼續為川普辯護。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漢姆(Lindsey Graham)3日表示,共和黨將「非常團結」反對8日的第二次彈劾審訊,絕不會同意民主黨將川普定罪。 格雷漢姆指出,共和黨對於彈劾卸任總統一事非常團結,認定此案明顯違憲,參議院共和黨約有47或48票的支持,雖然仍不足以阻止彈劾案進入參院審訊程序,但格雷厄姆強調,如果對某人失望就是一種犯罪,那麼全部的人都會有麻煩。 格雷漢姆1日要求民主黨參議員儘早結束這場審訊,並警告稱 :「如果民主黨在彈劾審訊期間傳喚證人,那麼就會打開潘多拉盒子。共和黨也會要求FBI介入。」 根據參議院規則,只要開始彈劾案審訊,參院基本上就必須停止正在進行的所有其它工作。目前參院共和黨席次為50席,正好占總席次一半。通過川普彈劾案的門檻要2/3的參議員同意,需67票,因此民主黨即使掌握剩下的50票,仍需要取得共和黨人17票的支援才能通過門檻。 美國政治觀察家咸認為川普的彈劾案在參院過關的可能性很低,但彈劾案的審訊程序,有助於讓美國民眾了解川普在1月6日的國會暴動中,到底扮演了甚麼樣的角色,可有效降低川普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 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漢姆(Lindsey Graham)。   圖:翻攝自Lindsey Graham 推特 CNN報導,一名女性川粉1月6日在闖入國會山莊後遭槍擊胸部,傷勢嚴重。川粉國會暴動共導致5人死亡。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爆料老媽滿屋子狂咳 川普前顧問火辣女兒宣布染新冠

先前曾在社群媒體上高調痛批老媽幫川普工作「毀了自己一生」,前白宮顧問凱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外型亮眼但性格嗆辣的女兒克勞蒂亞(Claudia Conway)4日宣布自己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值得注意的是,克勞蒂亞上周才率先爆料母親染疫,外界才得知這項消息,她更爆料在川普確診新冠後,老媽滿屋子咳嗽。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前白宮顧問凱莉安.康威的15歲女兒克勞蒂亞4日在個人「TikTok」帳號上宣布確診新冠肺炎,她上傳一段自己浸泡在浴缸裡的短片,內容寫著「現在快因為新冠病毒死掉了」。 @claudiamconway♬ The Loser - Zach Farache 值得注意的是,克勞蒂亞2日晚間才在「TikTok」上爆料母親感染新冠肺炎,當天凌晨川普才宣布自己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確診,克勞蒂亞上傳影片幾分鐘後,凱莉安.康威才在推特證實自己染疫。 另據英國《太陽報》(The Sun)報導,克勞蒂亞也透露,老媽沒有症狀,但是自己感覺像掉進了「地獄」,「感覺不到任何東西、頭很痛、難以呼吸」,還有發燒、畏寒等症狀。 事實上川普2日宣布確診新冠肺炎當天,克勞蒂亞已經在「TikTok」爆料母親狂咳嗽,而且「滿屋子到處咳」,當晚又更新自己緊緊戴上口罩的新影片,率先出賣老媽確診,更抱怨自己「完了」,兩星期後再來和粉絲們見面。 克勞蒂亞也不改嗆辣、敢言的性格,爆料完老媽確診後,又發布新影片痛罵川普,對於川普染疫、母親染疫相當火大,她說「我氣炸了」,「戴上口罩,不要聽我們白癡總統的蠢話,保護你自己、也保護身邊的人。」 克勞蒂亞因在推特、「TikTok」上的敢言風格屢屢登上新聞版面,成為網友追蹤話題,8月下旬她才在推特控訴母親替川普工作「毀了她一生」,痛罵母親太「自私」,一切只為了名和利,推文發布隔天,凱莉安.康威就宣布辭去白宮顧問一職、回歸家庭。克勞蒂亞是拜登的擁護者,她多次公開砲轟川普是「白癡」。 凱莉安.康威已在8月底辭去白宮顧問一職,不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她最近仍和川普密切接觸,協助川普在辯論會上對戰拜登。凱莉安.康威也有出席9月26在白宮舉行的大法官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提名儀式,以及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至今大法官提名儀式上已有多人確診。
x